6月18日,公安部网站对外发布,近3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总量的90%。公安部交管局已部署各地重点围绕不礼让斑马线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启动集中整治。
记者梳理多个地方整治情况发现,经过交管部门借助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强力执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现象较此前有明显好转。不过有专家表示,现实中无法实现短时间内提升所有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程度达到相同水平,在靠自觉不行的时候,重典重治成为一个比较现实的办法,随后就期待强力执法的持续性,使这种他律逐渐转化为交通参与者的自律,让礼让斑马线成为一种交通习惯。
一、安全线变事故高发线
近期两起发生在斑马线的恶行事件,令礼让斑马线成为引人关注的热点话题。
5月30日,一段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一车辆从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路向休门街右转时,一辆奥迪车的驾驶人嫌其右转时行动慢,在休门街上强行将车截停后,对其进行辱骂、殴打,随后驾车逃离。被打车主称,当时他正在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
随后,石家庄警方将正要登机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抓获。当警方询问其为何不断鸣笛催促并反复超车时,刘某称,是嫌前车走得慢,还不让他超车,他很生气,一时冲动就动了手。随后,刘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
另一起事件更加令人痛心。6月7日起,一段时长1分34秒的“车祸”视频在社交媒体流传,视频中一女子被一辆红色出租车撞倒在斑马线上,其间多辆汽车和多名行人路过,无人将其扶起。1分钟后,一辆越野车再次从女子身上碾过,整个过程惨烈不忍卒睹。
河南省驻马店市公安局随后通报,该视频为今年4月发生在该地的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在斑马线遭到二次碾轧的女子死亡。案件发生后,两车司机均已到案,依法接受处理,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近3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从造成事故原因分析看,主要是由于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反法律法规通行导致的。具体而言,一个是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未按规定让行,另一个是行人闯红灯。从统计情况看,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全国事故的90%。
值得注意的是,礼让斑马线其实并非仅仅是文明交通的一项倡议,而是明明写入法律的具体条款。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通过没有LED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LED交通信号灯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针对机动车右转的情况,也有明确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行人通行。
现实却是,规定详细的法律并没有被严格执行,在很多路口,驾驶员不守法、不让行,这不仅造成交通拥堵、秩序混乱,还引发了不少交通事故。
公安部交管局指出,目前很多城市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的行为还比较普遍,在斑马线前争道抢行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行人过街的安全。此外,一些城市特别是城郊接合部还存在信号灯周期太短、交通监控等道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合理等问题,客观上也造成了行人过街不方便。(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