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管部门获悉,近期又一“二次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的交管黑科技亮相。据统计,半个月以来即查处遮挡、使用伪造变造号牌违法行为共计109起。其中,80%为出租车涉牌违法,92%为遮挡号牌违法。此类违法车辆多发于夜间,衍生出大量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行为的同时,夜间肆意行驶也存在极大的事故隐患。其中,津EXXX46出租车因一个月内发生遮挡号牌、闯红灯等15项违法,目前,交管部门已依法从严进行了罚款、记分处罚;津AZXXX0的红色福田货车因两名驾驶人分别使用变造号牌的违法被分别依法予以罚款、记分并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交管部门介绍,目前本市已有20余处带有“二次识别”和大数据分析的新型电子警察设备,后续还将陆续增加此类设备的投放量,最终达到全区域覆盖。交管部门表示,一直以来对涉牌等严重违法保持“零”容忍和高压严管态势,而二次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交管“黑科技”的投入使用,更让“涉牌”车辆无处遁形,提示驾驶人切勿心存侥幸,以免因小失大。
据了解,近期,交管部门在对电子警察数据库进行整理中,发现一牌照为津EXXX46的出租车存在遮挡号牌的违法嫌疑,该车辆在遮挡号牌后,深夜在本市和平、河西、红桥、南开、河北等区域肆意违法行驶,短短一个月,闯红灯、不按导向车道行驶、压越实线等违法达15起之多、累计将记百分。此类违法情节恶劣,对道路的通行秩序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隐患威胁极大。为此,交管部门立即成立专案组对该车辆实施信息采集、综合分析工作。最终,通过在全国较为先进具备二次识别功能的新型电子警察采集数据,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综合查询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在短时间内即迅速确定了违法车辆--津EXXX46车辆及其驾驶人的身份。最终,交管部门对该车辆驾驶人进行了依法传唤。由于违法证据确凿、充分,目前,该驾驶人对其全部违法事实供认不讳。交管部门表示,将依法从严对其这些违法逐一进行罚款、记分处罚。
8月,交管部门经过一个阶段的重点排查、布控,津AXXX20的红色福田牌厢式货车两名使用变造号牌的违法驾驶人也落入法网。交管部门依法对驾驶人邹某、姜某使用变造号牌的违法行为分别予以罚款5000元、记12分、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交管部门介绍,目前本市已有20余处带有“二次识别”和大数据分析功能的新型电子警察设备,后续还将陆续增加此设备的投放量,最终达到全区域覆盖。交管部门表示,涉牌违法危害极大。一是,驾驶人认为可以逃避电子警察摄录,往往肆意违法驾驶,严重危害其他交通参与者生命财产安全;二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很可能一逃了之,人为加大事故后果,严重侵害事故受害方合法权益,甚至还可能产生刑事犯罪隐患。为此,交管部门对此类违法始终保持“零”容忍和高压严管态势,发现一例查处一例,始终坚持严查严处。下一步,随着具备二次识别等功能的新型电子警察系统、缉查布控系统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分析研判系统的广泛应用,基本打消了此类违法逃避查处的侥幸,此类违法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